景区介绍
神农架林区,简称 神农架,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,直属 湖北省管辖,是中国唯一以“ 林区”命名的 行政区划。
2017年,全区完成生产总值255108万元,同比增长7.0 %。
神农架是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、 世界地质公园、 世界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共同录入的“三冠王”名录遗产地。 2016年7月17日,正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 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,中国湖北神农架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,成为湖北省第1处、中国第11处 世界自然遗产。
2018年10月,神农架林区荣获“中国天然氧吧”创建地区称号。
地理环境
位置境域
神农架地理位置
神农架林区(东经109°56′~110°58′,北纬31°15′~31°75′),位于鄂西北边陲,东接 保康,西邻 重庆巫山,南依兴山、巴东而濒三峡,北倚房县、竹山且近武当。
地貌形成
神农架林区从 印支运动末至 燕山运动初,发生了强烈的 褶皱和大面积的掀斜,奠定了区内的地貌骨架。第四纪气候的冷暖变化,在部分地段残留了冰川地貌,致使区内地貌复杂多样。神农架山脉近东西向横垣于神农架林区西南部,以 神农顶最高,高程为3105.4米,也是 华中地区最高点;林区最低点为下谷坪乡的石柱河,高程为398米,相对高差2707.4米。根据区内地貌形态特征和成因类型,可分为构造溶蚀地貌、溶蚀侵蚀地貌、剥蚀侵蚀地貌、堆积地貌等四种类型的地貌单元。
气候特征
神农架属于北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为 亚热带气候向 温带气候过渡区域。夏季湿润多雨,冬季温和少雨。全年辐射103.7千卡/平方米,全年日照时数1858.3 小时,日照时数及总辐射量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减少,年均气温无霜期因海拔不同相差很大。年降水量在800—2500毫米之间,降水量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加。春夏之交常有冰霜发生,一般从9月底至次年4月底为冰霜期。区内平均年蒸发量为500—800毫米,干旱指数0.50—0.53。全年80%的时间盛行东南风。
旅游区
天燕原始生态旅游区
天燕原始生态旅游区位于神农架西北部,总面积约926.24平方公里。是以原始森林风光为背景,以神农氏传说和纯朴的山林文化为内涵,集奇树、奇花、奇洞、奇峰与山民奇风异俗为一体,以反映原始悠古、猎奇探秘为主题的原始生态旅游区。景区内林海茫茫,物华地灵,美不胜收,尤以“雄、秀、幽、野”为特色而生美感。
由于位于中国南北地理的交汇地带,这里汇集了南北不同自然地带的动植物资源,区内自然植被可分为针叶林、阔叶林、竹林、灌丛、山地草丛、草甸、沼泽等系列植被类型,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极具可观性,加之空气清新,环境静谧,是开展绿色旅游的良好场所。主要景点有燕子洞、燕天飞渡、会仙桥、燕子垭、薛刚寨、天门垭、刘享寨、山宝洞、紫竹河原始森林、云海佛光、红坪画廊、百草坪、塔坪山林田园风光及民俗风情等。
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
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北省西北部,由房县、兴山、巴东三县边缘地带组成,面积3250平方公里,林地占85%以上,森林覆盖率69.5%,区内居住着汉、土家、回等民族,人口近8万。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.4米,最低处海拔398米,平方海拔1700米,3000米以上山峰有6座,被誉为“华中屋脊”。
历史文化
地方民俗
神农架是殷商文化、秦汉文化、巴蜀文化、荆楚文化源源不断汇集地,地域民俗文化资源蕴藏丰富,门类繁多。珍贵的汉民族神话史诗《黑暗传》,优美抒情的民间歌谣,绚丽多彩的传说故事,构成了神农架民间文学的宝库,也是上个世纪以前的古老文化封存在神农架的有力见证。由于长期处于原始封闭状态,自然生态、地理环境特殊,人们深受传统观念、信仰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,形成和保存了种种古老、淳朴的年俗、婚俗、丧俗、酒俗、饮食等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,唐(堂)戏、皮影戏、打丧鼓、狩猎、薅草锣鼓、打火炮、吊锅等成为其主要表现形式。松柏、红坪、下谷、九湖、新华、宋洛等乡镇多有分布,涵盖国家划分的十大类别,四十多个小类。
民间传说
神农架之得名,联系着一则有关神农尝百草的古老传说:远古时候,神农皇帝为遍尝百草率众寻到了一座高山上,但见这儿山势陡峭,森林遍野,认定必有奇药密藏,不禁喜出望外。他先教民“架木为屋,以避凶险”;继教民“架木为梯,以助攀缘”;采得了良药400种,著就了《神农本草经》,为向天帝复命,才"架木为坛,跨鹤飞天"而去。后人缅怀始祖恩德,便将这座高山称做了神农架。
传说中的神农皇帝,即确指炎帝神农氏。神农尝百草,中华医药兴,因此在百姓心目中具有九五至尊的崇高地位。遍尝百草,自然要寻药物丰足的地方,神农架山林则正合其需要,因为这儿至今仍有“天然药园”之称,盛产药用植物,分木本、藤本和草本三大类,其中上百种具有滋补、养颜功能,数十种富含防癌、抗癌元素。
传说对"架"字的解释很全面,也很有说服力。因为神农架的珍贵药材对生境的要求多很苛刻,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金钗。金钗系石斛科植物,依形状又分为人字金钗、豆芽金钗、龙头凤尾金钗等多种。其中,龙头凤尾金钗最难得,也最珍贵,因为它既要求生长在悬崖峭壁之端,又要求下临无底深渊,还要求水面反射的日月光华恰好回落崖头,三者缺一不可。正是凭借如此生境,金钗才尽得天地灵气、日月精华,才位居七十二还阳草之首。要采金钗,药农就必须先选合适地方“架木为屋”,继选合适材料“架木为梯”,梯分包括硬软两种,木梯主要用于攀登悬崖峭壁,绳梯则主要用于空中悬身。
至于“架木为坛,跨鹤飞天”,它显然带神话色彩,但用于炎帝神农氏也毫不过分。天门垭西侧的山脊线呈梯形,顶端高耸云霄,相传那便是神农"架木为坛,跨鹤飞天"的故址;山下的河谷遍生紫竹,相传便是刻着《神农本草经》的竹简化成的。
精品留言留言